![]() |
牡丹:多面“百花王” |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5-06 閱讀次數:2276次 |
“庭前芍藥妖無格,池上芙蕖凈少情。唯有牡丹真國色,花開時節(jié)動京城?!本┏俏逶?,又到了“百花之王”牡丹盛開最熱鬧的季節(jié)。 牡丹在中國的種植歷史已經超過了兩千年,從起初的藥用植物,到觀賞植物,再到成為重要的經濟植物,牡丹的潛力是如何被人們步步挖掘的。 從藥用到觀賞 牡丹在中國有著特殊的地位,這里不僅是牡丹野生種的唯一產地,也是栽培品種的起源和演化中心。 現在人們爭相觀賞牡丹,看重的是它們的“顏值”,可最早人們發(fā)現這一植物其實是為了入藥。 在秦末漢初的《神農本草經》中,描述牡丹“味辛寒,一名鹿韭,一名鼠姑,生山谷?!蹦档ふ嬲胨幍牟糠质歉?,即中藥丹皮,它可以清熱涼血,活血散瘀?,F代醫(yī)學研究證明,它還有抗炎、抑菌、抗凝等作用,可增強免疫系統(tǒng),促進脂質代謝等,因此沿用至今。 到了隋、唐時期,牡丹的美才真正被人發(fā)掘,人們開始大量進行觀賞栽培,許多品種誕生于洛陽。此后,隨著歷代政治中心的轉移,牡丹的興盛地也開始擴大轉移,從唐代的長安(今西安)到南宋的四川彭州,再到明清的菏澤,再至今天的洛陽、菏澤、北京。這與現代牡丹主要的種植地格局基本是一致的。 據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亮生介紹,如今牡丹最北可至黑龍江的大慶,最南到湖南、廣東北部一帶,以西可到西藏,東部地區(qū)均可種植。不過,牡丹的野生種主要集中在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。目前,已經確認的野生種共有9個,大花黃牡丹、滇牡丹、四川牡丹、矮牡丹、紫斑牡丹、中原牡丹、鳳丹、卵葉牡丹和圓裂牡丹。現有的栽培品種都是源自中原牡丹、紫斑牡丹、鳳丹、卵葉牡丹、矮牡丹和滇牡丹這6個野生種。 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觀賞栽培歷史,使得牡丹的品種異常豐富。中國現有的牡丹栽培品種多達一千二百多個,適宜于不同地域、不同自然環(huán)境。它們不僅分布廣泛,也演化出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外觀差異。紅、粉、紫、黃、白、綠、藍、黑、復色是它們的9大色系,春水綠波、玉璽映月、冠世墨玉、貴妃插翠、琉璃冠珠、藍田玉、虞姬艷裝……每個品種的命名無不體現著它們所擁有的獨特色彩。此外,牡丹還有10種花型,比如荷花型、菊花型、薔薇型、繡球型、皇冠型等等。 如此形色各異的牡丹在觀賞過程中是頗有講究的。王亮生表示,牡丹從萌動到花開、花謝有著一個完整的過程,它們所經歷的每一階段都透著不一樣的美,而不同品種之間又存在差異?!坝^賞牡丹只在大花盛開時,那就太可惜了?!痹谒哪恐?,牡丹從現蕾、風鈴期,到露出“破綻”、初開、盛開,再到落花,都很有看頭。 北京觀賞牡丹的地點有很多選擇,包括各大公園、景點,獨有一處很特別。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內不僅有一個牡丹園,還有一個去年獲中國花協(xié)批準的“國家牡丹種質資源庫”。這是2004年王亮生、劉政安從日本留學歸國后,一手組建的,至今收集保存了6個牡丹野生種,八百多個栽培品種。“牡丹種質資源庫”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保存種質資源。在此基礎上,研究它們的遺傳變異信息,發(fā)現不同品種的潛在價值,選育新品種等。 不靠顏值靠“能力” 近幾年來,“百花之王”牡丹搖身一變,成了一種擁有巨大潛力的經濟植物。原因是,科學家發(fā)現,牡丹籽的含油率高,可以成為中國特有的油料作物。 提到高檔食用油,人們普遍會想到橄欖油,它所含的多酚類化合物有抗氧化的功效。另一種是亞麻籽油,其富含α-亞麻酸,因此備受青睞。 尤其是后者,α-亞麻酸也被稱為“腦黃金原料”,在體內可以轉化為DHA和EPA。它們具有促進腦神經、視神經發(fā)育,降血脂,降血壓,抑制血小板凝聚,抗血栓形成,提升免疫力,抗衰老等生理活性。亞麻酸還是胎兒大腦發(fā)育生長的重要成分,對提高嬰幼兒智力、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。更為關鍵的是,迄今為止,α-亞麻酸還不能人工合成,只能從大自然中獲取。 而牡丹籽油的表現堪稱“驚艷”。牡丹籽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到了90%以上,其中α-亞麻酸含量從40%到50%多不等,完勝現有大多數食用油。雖然不同產地的產量有差異,進入豐產期的油用牡丹每畝產籽量高達200~400公斤,是大豆的1~2倍。考慮到牡丹還能同時產出丹皮,花瓣和花蕊可以生產牡丹花茶和牡丹花蕊茶等其他產品,油用牡丹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。 |